風味是食品創新者手中最強大的工具之一。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全球市場中,新產品層出不窮、消費者口味不斷變化,風味仍是吸引注意力與引發喜好的關鍵途徑。無論是喚起懷舊情感的熟悉滋味,還是大膽新穎的味覺體驗,一個引人入勝的風味都能提升產品能見度、激發口碑傳播,並強化品牌差異化。

儘管傳統風味仍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但消費者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正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購買行為。在美國,近一半的零食消費者(48%)表示他們更常吃零食,單純是因為喜歡嘗試新口味。而在中國,有 41% 的洋芋片消費者會主動尋找創新的風味體驗¹。
這種現象並不限於鹹食類型: 在所有食品與飲品品類中,味道是影響產品選擇的首要因素²。這一點在網路爆紅產品中尤為明顯,因為獨特的風味創意或出乎意料的味覺組合,往往是吸引目光與引發討論的關鍵。

對於正在使用或考慮採用澳洲夏威夷果的食品開發者而言,這代表著一項極具潛力的機會。澳洲夏威夷果不僅能塑造高端產品形象,並且本身就具有獨特的風味特質;同時,它能與各種風味型態完美融合: 無論是甜味、鹹味、辛香或鮮味。其多變的特性使之成為引領最新風味潮流的理想食材。
以下將探討近來在西方與亞洲市場中,引領創新發展的幾項關鍵風味趨勢。
甜辣風潮進化升級
從全球風靡的是拉差醬到甜辣醬的普及,消費者早已習慣並樂於接受辛香刺激的味覺體驗。然而,這股趨勢如今已趨於成熟,不再只是追求辣度強烈而已。現今的消費者更偏好層次豐富、多重感官的味覺體驗,尤其是在零食領域,大膽而創新的味覺組合正成為產品研發的主要驅動力。

在社群媒體上被稱為”Swicy”(Sweet + Spicy,甜辣風)的這股潮流,已經擴散到各種食品類別中。 這種風味融合最初出現在煙燻肉類與披薩上,如今已在零食與糖果點心領域中穩固立足。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Mintel 的資料顯示,這項趨勢正鼓勵消費者挑戰味蕾,並以更開放的心態接受出乎意料的味覺組合3。
區域性的風味變化也逐漸浮現 “甜味與煙燻味” 的組合在西方市場表現亮眼,而 “酸辣風味” 則在印度及部分亞洲地區愈加受到歡迎¹。
代表性案例:
日本: 日清思科推出的 “巧克力紅辣片” ,將辛辣刺激與巧克力包裹的玉米片完美結合,創造出獨特的甜辣風味體驗。
加拿大/美國: Hardbite 的 “甜幽靈辣椒洋芋片” 迎合了追求極辣的消費者喜好,但同時加入甜味元素,以吸引更廣泛的零食族群;Savoursmiths 推出的 “氣泡酒與塞拉諾辣椒洋芋片” 則展示了風味創新的可能性,將享受感與冒險感巧妙結合;而 Sahale Snacks 的 “韓式甜辣醬杏仁” 則將發酵韓國辣醬融合甜味與酥脆口感,創造層次豐富的零食體驗。
中國: Skittles 與周黑鴨合作推出的 “甜辣口味軟糖” 將水果的甜味與辣椒的刺激完美結合,定位為一款帶來愉悅逃離感的零食。

澳洲夏威夷果的角色:憑藉其細膩、奶油般的風味,澳洲夏威夷果能自然地與鮮味十足的辣感、黏甜塗層以及發酵風味搭配,為高端甜辣風零食的開發提供了極大潛力。
口感崛起為味覺驅動力
雖然「口感」在技術上並不屬於「風味」的一部分,但它已成為人們評價飲食體驗的關鍵面向,影響著感官感受與情緒滿足。綿密滑順、有嚼勁、酥脆或輕盈鬆化等不同口感,如今都在產品吸引力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對年輕消費者而言,多變的口感不僅令人喜愛,更是他們主動追求的特質。

在中國,消費者對「口感」的重視特別明顯,有 34% 的人偏好有嚼勁的零食,另有 30% 偏好酥脆的口感。如今,與口感相關的標示已成為包裝上的常見元素,像是「入口即化」、「柔軟有嚼勁」與「輕盈酥脆」等字眼,都被用來強調產品的感官吸引力4。
根據 Mintel 的調查,85% 的德國能量棒消費者對具有多重口感的產品感興趣8 ;而在美國,27% 的 Z 世代與 30% 的千禧世代鹹味零食消費者,特別偏好能結合不同口感的零食²。如今,「口感」已被視為讓產品爆紅的三大關鍵要素之一,並正推動品牌在產品形式上不斷嘗試與創新,以帶來愉悅、新鮮感與紓壓的體驗。
代表性案例:
印度: My Fitness 巧克力花生醬杏仁脆片將經典醬料重新演繹,將濃郁巧克力風味與烤杏仁的酥脆口感融合,帶來更加奢華且多層次的味覺體驗。
英國市場: Real Handful Air Nuts 採用特殊充氣工藝,使花生比普通堅果輕 60%,同時保留蛋白質與纖維。
英國與澳洲: 彩虹糖(Skittles)推出了全新版本 “Squishy Cloudz”,其口感被形容為「柔軟、輕盈且富有彈性」。
日本: 許多零食品牌運用「口感」來對抗壓力與無聊感。以亀田製菓(Kameda Seika)為例,其推出的 “Baritto Potato Rice Potato Cracker” 以特別堅硬的口感設計,讓消費者在咀嚼時能透過酥脆聲獲得紓壓。而東鳩(Tohato)的「Amijaga 極厚鹽味洋芋片」則以厚切、波紋與酥脆的特點著稱,非常適合用於 ASMR 式的聽覺享受5。
南韓: 咖啡連鎖店 Mirukku Coffee 的麻糬餅乾推出包括 「黃起司澳洲夏威夷果」等獨特口味,內餡黏糯,帶來令人愛不釋口的咀嚼感。
中國: 和路雪(Wall’s)推出的「可愛多超級棒七層巧克力口味冰淇淋」(Cornetto Chao Ji Bang 7-Layer Chocolate Flavoured Ice Cream)以七種層次的口感為特色:包含酥脆外殼、餅乾與堅果碎片、流心巧克力醬、脆片層以及厚實的巧克力球,打造豐富多變的味覺與口感體驗。

澳洲夏威夷果的角色:澳洲夏威夷果天生細膩奶油感,且帶有令人滿意的酥脆口感,能提供獨特的口感體驗,非常適合打造具有情感吸引力、層次豐富的飲食享受。
植物風潮
健康與養生依然是強力的風味驅動因素,許多新品聚焦於同時兼具功能性與感官魅力的食材。特別是植物性風味正在蓬勃發展,因其與平靜、睡眠、美容及助消化等功效密切相關6。

植物性原料包括花朵、水果、香草、香料、種子與蔬菜。除了提供風味之外,它們還能讓產品呈現「植物基」、「較少加工」以及「提升心情」的特性。
花香風味如木槿花、洋甘菊、薰衣草和玫瑰,正廣泛出現在調味水、優格、零食組合、堅果與茶飲中,通常會與水果或香草搭配使用。草本風味也正快速崛起,去年全球近一半的消費者表示對草本風味感興趣6。
代表性案例:
日本: Umami Nuts 的禮品系列包含多種植物風味組合,如 ,鹽味櫻花澳洲夏威夷果、牛肝菌澳洲夏威夷果以及檸檬醬油杏仁。
中國: 立頓 X 悠得白桃烏龍爆米花 將水果與茶的風味結合,呈現零食化的創新形式。
南韓與日本: Glico Haitai Pretz 沙拉口味餅乾棒提供濃郁的鹹味風味,內含番茄、高麗菜、洋蔥、青甜椒與南瓜等成分。
美國: Sidhha 巧克力著重於植物風味的情緒調節特性,其中 Cool Calm Chocolate 含有 10 種香草與 3 種花卉精華,而 High-Vibe Chocolate 則包含 5 種玫瑰花精華。

澳洲夏威夷果的角色:憑藉其自然風味與健康形象,澳洲夏威夷果能完美搭配植物風味配方,並深受注重健康與養生的消費者喜愛。
無國界烘焙風潮
受烘焙與甜點啟發的風味在全球範圍內持續升溫,遠遠超越傳統品類,並在堅果醬、飲品及零食領域引發創新。這些風味與享受感、懷舊情感及慶祝氛圍緊密相連,使其特別具有吸引力,也促使品牌在跨品類與混合創新產品上進行實驗。
Mintel 指出,烘焙風味是堅果醬品牌釋放奢華感的一種方式。由於有 30% 的消費者對調味堅果醬表現出興趣,在此領域具有相當的創新空間,並且有潛力延伸至其他使用場合,例如冰淇淋配料或奢華零食享用7。

中國消費者對於受烘焙甜點啟發的冰淇淋口味需求似乎正在快速上升,但這個潛力尚未被充分開發:有 54% 的中國冰淇淋消費者對受蛋糕或餅乾啟發的冰淇淋口味感興趣,然而去年中國該類別的新產品中,只有 3.6% 採用了這類口味9。
零食棒也開始採用烘焙風味,將傳統的「健康取向」口味,如水果、蜂蜜與優格,替換為帶有奢華感的提示,如香蕉麵包、巧克力餅乾與乳酪蛋糕¹⁰。
代表性案例:
美國: 321Glo 的「Protein + Nut Butter」將堅果蛋白與受烘焙啟發的奢華風味結合,包括生日蛋糕與肉桂餅乾口味;Simple Truth 有機「香蕉麵包口味烘焙能量棒」則運用經典烘焙風味,帶來舒適與放縱的感受;Jenni’s Ice Cream 則結合烘焙與植物風味趨勢,推出月桂葉乳酪蛋糕口味冰淇淋。
德國/ 保加利亞: Corny Big 推出以 s’mores 為靈感的巧克力餅乾與棉花糖麥片棒。
英國: Ice Cream Union 的提拉米蘇冰淇淋 將馬斯卡彭冰淇淋、摩卡漩渦及新鮮烘焙咖啡海綿蛋糕碎結合。
中國: Häagen-Dazs x Pierre Hermé 香草藍莓馬卡龍酥脆冰淇淋棒 以法式甜點風味切入競爭激烈的市場。

澳洲夏威夷果的角色:作為廣受喜愛的烘焙食材,澳洲夏威夷果非常適合協助品牌將烘焙靈感延伸至其他品類。它們能為各種烘焙風味增添奶油般的濃郁感與令人滿意的酥脆口感,在跨品類風味組合中帶來驚喜與愉悅感。
想要更多產品靈感嗎?
澳洲夏威夷果近期推出了一系列應用解決方案指南為商業食品創新提供經完整測試的澳洲夏威夷果產品概念。涵蓋烘焙、醬料、堅果醬、零食及巧克力夾心餡等領域,這些指南提供經驗證的配方,能縮短從概念到商業化的流程。